六大茶类

中国茶叶种类繁多,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饮品,许多茶类的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,根据各种茶制品的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(发酵)程度的不同,可分为六大茶类

六大茶类

六大茶类

绿茶(未发酵)、白茶(轻微发酵)、黄茶(轻发酵)、青茶(乌龙茶、半发酵)、黑茶(后发酵)、红茶(全发酵)。

绿茶是六大茶类中知名度最高的一类,自古为世人所知的名茶,多数都是绿茶,比如龙井、毛峰、瓜片、碧螺春等。

六大茶类绿茶

绿茶

中文名:绿茶

英文名:Green Tea

茶类:未发酵

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,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,未经发酵,经杀青、整形、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,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,常饮绿茶能防癌,降脂和减肥,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。

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简单的一类,鲜叶经采摘之后,不经杀青或揉捻,只经晾晒或文火干燥制成,白毫银针、寿眉等属于此类。

六大茶类乌白茶

白茶

中文名:白茶

英文名:White tea

茶类:轻发酵

白茶属微发酵茶,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。中国六大茶类之一。指一种采摘后,不经杀青或揉捻,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。具有外形芽毫完整,满身披毫,毫香清鲜,汤色黄绿清澈,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。 属轻微发酵茶,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。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,满披白毫,如银似雪而得名。

黄茶可能是六大茶类里存在感最低的一类,其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,只是多了一道“闷黄”的工艺。

六大茶类黄茶

黄茶

中文名:黄茶

英文名:Yellow tea

茶类:轻发酵

黄茶是中国特产。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和黄大茶。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、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、远安黄茶;如沩山毛尖、平阳黄汤、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。三峡库区蓄水以后,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,也属于黄小茶。

青茶即乌龙茶,著名的安溪铁观音即是属乌龙茶类,由于其工艺特点,乌龙茶叶底经常会出现“绿叶红镶边”的情况。

六大茶类乌龙茶

乌龙茶

中文名:乌龙茶(青茶)

英文名:Oolong tea

茶类:半发酵

青茶品种较多,是中国六大茶类中,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。青茶是经过采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。青茶由宋代贡茶龙团、凤饼演变而来,创制于1725年(清雍正年间)前后。品尝后齿颊留香,回味甘鲜。

红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第二大茶类,声名远播海外。著名的正山小种、祁红即是属于此类,加工过程中需要发酵。

六大茶类红茶

红茶

中文名:红茶

英文名:Black tea

茶类:全发酵

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,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,茶多酚减少90%以上,产生了茶黄素、茶红素等新成分。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。所以红茶具有红茶、红汤、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,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。

近几年异军突起的茶叶新贵,以六堡茶和安化黑茶为代表。属后发酵茶,通常以紧压茶的形态出现,比如砖茶、饼茶、金瓜等。

六大茶类黑茶

黑茶

中文名:黑茶

英文名:Dark tea

茶类:后发酵

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,故得名。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,属后发酵茶,主产区为四川、云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安徽等地。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,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。

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加工六大茶类的国家,其中,白茶、黄茶、黑茶,是中国独有的工艺技术,即使有的国家能够加工绿茶、青茶、红茶,追根溯源,也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授过去的技术。